(资料图)
千年文化相聚三晋,交流互鉴共谋发展。
7月28日下午,“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”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,就如何扎实推进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建设,加快考古和科研成果转化,加强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,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
“山西文物数字化在采集、利用、展陈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,像云冈石窟12窟积木式等比例复制的成功案例,那种探索是‘走在前’的。”在研讨会现场,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的这番话,让我省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。
此外,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,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王金华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言,介绍了石窟寺保护中的“水”问题、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突出问题、“多规合一”理念下的文物数字化及其成果标准等内容。“渗水是引起石窟文物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”“石窟病害及防治工作具有区域性的特点”“文物数字化是文物保护传承的重要手段”等精彩观点,令与会的文物工作者深受启发。
该研讨会的举行,是太原市文物局深化“省校合作”,积极借力高校研究优势和行业领域专业力量,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,展现太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再现“锦绣太原城”盛景的具体行动。
“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”是文物保护探索者与实践者的联盟。该联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,切实担负起石窟寺保护研究、黄河文物保护利用的重任,搭建起黄河沿线兄弟省份文物保护、文旅融合的高层次交流平台,让石窟文化与黄河文化共生共荣。
本报记者王媛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
关键词: